随着全球化进程的加深,中国钢铁企业加速“走出去”步伐,频频在海外投资建厂。4月,新兴铸管埃及25万吨铸管项目在埃及中埃·泰达苏伊士经贸合作区举行开工奠基仪式,成为新兴铸管首个海外铸管生产基地。6月份,中国青山集团在津巴布韦斥资15亿美元建设的姆武马鼎森钢铁公司曼希泽工厂一期高炉顺利出铁,标志着该项目正式步入生产阶段。6月19日,中国宝武与西芒杜赢联盟完成全球最大铁矿——西芒杜铁矿项目股权交割,标志着该项目进入合作开发新阶段。10月,晋南钢铁集团与淡水河谷宣布将在阿曼苏哈尔港口和自贸区合作建设铁矿石选矿厂。
7月30日召开的中央政治局会议提出,要强化行业自律,防止‘内卷式’恶性竞争。面对钢铁行业亏损加剧的严峻形势,8月30日,中钢协召开钢铁行业强化行业自律工作座谈会,与会企业代表一致表示,将积极响应钢协号召,以实际行动贯彻落实党中央提出的防止“内卷式”恶性竞争,认真践行“三定三不要”经营原则,稳市提效降风险。2024年全国继续实施粗钢产量调控,1—11月粗钢产量同比减少了近2300万吨,同比下降2.7%。
8月22日,工信部办公厅印发《关于暂停钢铁产能置换工作的通知》,明确各地区自2024年8月23日起,暂停公示、公告新的钢铁产能置换方案。12月17日,工信部原材料工业司司长常国武表示,工信部正在会同有关方面组织修订钢铁产能的置换办法,促进行业组织结构布局结构优化和减量提质发展。
6月25日,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批准《钢筋混凝土用钢第1部分:热轧光圆钢筋》等18项强制性国家标准,并于2024年9月25日实施。由于新老国标仅有3个月时间切换过渡,又叠加需求淡季,市场参与者尤其是中端流通企业对老国标钢筋库存和销售出现恐慌情绪,以螺纹为首的黑色系大宗价格持续下跌。在此背景下,中国金属材料流通协会向全国钢铁生产、流通、终端企业发出全国钢厂八月全面停止生产老国标螺纹钢、近期减少新国标产品的投放量等六项倡议,行业上下游参与者也纷纷行动起来,优先消化旧国标,稳定钢材价格。5.钢铁需求重心转移 制造业成重要支撑12月20日,冶金工业规划研究院发布最新中国和全球钢材需求预测研究成果,综合采用钢材消费系数法和下业消费法,预计2024年我国钢材消费量为8.63亿吨,同比下降4.4%;预测2025年我国钢材需求量为8.50亿吨,同比下降1.5%。钢材需求量从2021年开始已经连续三年下降,建筑业和制造业作为钢材消费的主要领域,在房地产行业需求减弱的背景下,今年大规模设备更新和消费品以旧换新行动的影响下,汽车、家电、机械工业、造船等制造行业的钢铁需求均呈现较好增长,成为支撑钢材需求的重要动力。
2024年钢铁行业的兼并重组情况呈现出一定的活跃态势。据不完全统计,2024年以来,国内有多家钢铁企业公布了兼并重组情况。其中,宝钢股份以2.13亿元收购武钢集团持有的湖北森泰冶金47.8%股权并以5.04亿元增资湖北森泰,合计出资7.17亿元;敬业钢铁收购日照钢铁持有的日钢营口中板有限公司100%的股权;鞍钢集团持有凌钢集团56%股权,成为凌钢集团控股股东等。
平台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号系信息发布平台,搜狐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据海关总署最新数据显示,2024年前11月累计出口钢材10115.2万吨,再次突破1亿吨。强劲的出口增长反映出国际市场对我国钢铁产品的强劲需求,同时也表明国内钢铁企业的竞争力有所增强。但在钢材出口破亿吨的背后,据不完全统计,2024年中国贸易救济信息网陆续公布超百起国外对中国钢铁产品发起的反倾销、反补贴调查或裁决,对后期我国钢材出口形成抑制。
当前AI已成为推动产业变革和行业转型的关键力量,大模型将开启工业智慧新阶段。我国已经有80%的钢铁企业利用工业互联网技术实现智能化生产,智能化企业运营管理已经达到了57%。其中,11月鞍钢数智科技有限公司正式成立,全力服务数字鞍钢建设。12月,钢铁领域首个AI连铸模型雏形在宝钢股份2号连铸机正式投运。依托人工智能大模型,钢铁行业朝着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加速迈进。信息参考:东方财富、我的钢铁等。声明:本文由淘钢网整理发布,文章内容仅供参考并不构成投资及应用建议。若需转载或复制本文章,须注明来源。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5月29日,国务院印发了《2024-2025年节能降碳行动方案》,对钢铁行业的节能降碳工作提出了明确要求。9月9日,生态环境部发布的《全国碳排放权交易市场覆盖水泥、钢铁、电解铝行业工作方案(征求意见稿)》明确提出,自2024年起,将水泥、钢铁、电解铝3个高耗能行业纳入全国碳排放权交易市场管理,并计划在2025年底前完成首次履约工作。10月24日,国家发展改革委、生态环境部等八部门联合印发《完善碳排放统计核算体系工作方案》,开展钢铁等重点行业领域碳排放核算。4.钢筋新旧国标切换引发市场
4月24日,国家税务总局发布《关于资源回收企业向自然人报废产品出售者“反向开票”有关事项的公告》,实行资源回收企业向自然人报废产品出售者“反向开票”。10月18日,中国资源循环集团有限公司在天津成立,企业注册资本100亿元,由国务院国资委代表国务院履行出资人职责,标志着我国在资源循环利用领域迈出了重要一步。11月28日,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批准发布《再生钢铁原料》(GB/T 39733-2024)国家标准,将于2025年6月1日实施。8.钢铁行业兼并重组持续进行